每當片刻風光時,我都忘不了那段狹窄的時候。
說是忘不了,其實輪廓是很模糊的,感覺到更多的是那段時間的一種心境。在落榜回台灣的半年裡,我先借住朋友家的空房,後來又去哥哥的租屋處一陣子,最後在爸媽的資助下待在中和巷子裡的一個小隔間裡。
隔間裡有衛浴、一張床、一張小書桌、一台不能看的舊電視。
所有的堅持都是起源於一個想法:我可以吃一輩子的苦,但絕不要走向可能會後悔的人生。
第一次造訪柏林時我已經體會到,就算我之後能幸運考取,指揮這條長路帶來艱難挑戰也只會越來越嚴厲。考試落榜、比賽失利都只是這條路上的枝微末節,如果不能對自己的音樂誠實負責,終有一天也會迷失在名聲和社交裡。
在柏林看遍各種天才後,我也懷疑自己是否就不是能走這條路的人,直到我慢慢發現,自己開始有一點這些天才所沒有的堅毅音色。因為很多困難對他們來說,到手得那麼簡單、那麼毫不費力,但是我的每一顆音,都是嚐盡千辛萬苦才撿起來的。
我想謝謝四年前的自己,謝謝你沒有輕言放棄。
生日快樂。